任正非說過一句話:所有的生意終將死亡,唯有文化生生不息!
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?
所有的生意終將死亡
當一個社會人人都是生意人的時候,就意味著人人都沒有生意可做。
因為當競爭絕對充分的時候,一切利潤都會無限接近于0。
同樣的商品,一定會有商家賣得比你更便宜;
或者一定有平臺誕生,上面的東西更優惠!
如果說淘寶革的是實體店的命,那么拼多多革掉的就是實體工廠的命。
淘寶引發的價格戰,還只是實體店之間的價格戰,讓很多實體店消亡了。
而拼多多引發的價格戰,則引發了實體工廠的價格戰,讓眾多工廠血淋淋的拼刺刀,很多工廠已經接近無利可圖,茍延殘喘。
像美團/餓了嗎這種平臺,則引發了餐飲店的的價格戰。雖然很多餐飲店通過這些平臺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訂單,但是商家要不斷的做促銷才有銷量,最后一算賬,利潤越來越薄。
同樣的邏輯,在滴滴上開車的司機,這一兩年也只能賺到辛苦錢了,之前開滴滴的司機少,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無事可做都去開滴滴了,叫車越來越容易,補貼越來越少,平臺的抽成也越來越多。
如今,平臺和商家的關系是這樣的:平臺牢牢的卡住各大商家的脖子,永遠只給商家一息尚存的空間:當它們看你快要死的時候,就稍微松一點手,讓你喘口氣,你一旦活的歡快了,就立刻卡緊你,擼你一把,讓商家們“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”。
這就是商家的宿命。
最關鍵的問題是:拼多多也好,美團也好,滴滴也好,做了那么牛的事,它們自己也在虧錢,以拼多多的最新財報為例,它Q3季度的凈虧損高達23.35億元,虧損同比擴大至113%!
商家不賺錢,平臺也不賺錢。這些平臺都是在從資本市場套利,如果哪一天資本市場泡沫破滅,那么整個商業體系將徹底變天。
那么各種新經濟怎么樣呢?
我一個做共享經濟(奢侈品租賃)的朋友,創業兩年擁有了幾十萬客戶和大量消費者,但是仍然在燒錢,利潤不足以支撐運營,上周因為融資不成功就關門了。
再以當下最流行的直播購物為例,我一個朋友做了一個直播的公司,和很多網紅/主播合作賣衣服,去年好幾個億的營業額,仍然還是虧錢。
再看看那些變地做抖音/快手的短視頻公司,雖然每天都高的曝光量,但是也就是看起來熱鬧而已,別人愿意看你裝瘋賣傻博出位,但是并不會給你錢,空有流量,不能變現。
我有一個預測,明年大量做短視頻的公司會倒閉,因為它們中的絕大部分作品,僅僅能生產笑料,但并沒有產生價值。
放眼四望,如今很多公司看似干的風風火火,每天忙得不亦樂乎,其實都是怠速運轉。
包括很多上市公司,情況又是另外一番有趣的景象,這里就不再描述了。
唯有文化生生不息!
首先,我們要看清一個趨勢:
未來的時代,人都是依附各種平臺而生存,社會的主要關系不再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,而是人和平臺之間的關系。
在各大平臺上,每個人都是一個生產者,也是一個需求者,可以自由對接,但是每個人都和平臺進行結算。
因此未來社會上大量游離的,不再是生意人,不再是商人,而是各種價值創造者,也是一個個獨立的經濟主體。
中國自古以來,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那么多商人,幾乎全民皆商,人人都在創業,當然這是特定階段的產物。
這個階段很快就會過去,未來是個體崛起的時代,個體模式將取代傳統的公司化模式。
不是說未來不需要商業了,而是商業的業態進一步升級了。
其次,之前的商業價值靠有形的產品承載,未來的商業價值靠無形的產品承載。
千萬不要只迷戀有形的產品了,這個世界早就進入產能過剩階段了,社會早就不缺這些產品了。
未來我們缺少的是什么?是精神指導,是學習,是陪伴,是寬慰,是幫助選擇,是放松娛樂,是身份屬性,等等這些無形的東西。
而且人類的物質越發達,人類的精神就會越迷茫,越容易對無形的東西如饑似渴,比如精神認同,比如時間的節省等等。
未來很多有形的產品都是不賺錢的,甚至可以是虧本的。但是它們承載的無形的文化屬性卻越來越值錢。
舉個例子:美容產品的利潤越來越小,但是美容的過程的利潤越來越高;汽車的利潤越來越小,但汽車的后服務利潤越來越高;書本的利潤越來越小,但是開讀書會缺越來越賺錢,等等。
未來有形的產品,利潤都會無限接近0。無形的產品,利潤會不斷膨脹。
未來社會的商業關系,不再靠有形的產品去鏈接,而是靠無形的文化去鏈接。
科技也是冰冷的,而且是可以被資本掌控的,只要有錢是能買到科技,唯有文化,才是未來一個公司的真正核心競爭力。
未來人與人最大的區別,就是文化屬性的差別。
文化的高低產生了認知的高低,未來高認知的人將徹底掌控低認知的人。
因此,未來只有兩個產業能掙錢,一個是服務行業,一個是教育行業。
當你不夠強大的時候,你要服務別人,這就是服務業;
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,你要教育別人,這就是教育業。
在這其中,產品只是一個工具,而不是價值本身。
通過文化提升自己的認知,再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價值,才是未來一個人的立足之本!
世界正在經歷一個千年之大變局,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的。
商業,也正在發生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!
企業數字化的應用時代已經全面來臨
攜手新凱迪,實現智能轉型